1)请大德说个谶纬_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隋文帝死的时候,薛道衡正在外地任襄州总管。

  薛道衡给隋文帝当了多年的秘书,虽然隋文帝让他外放是因为他和当时已经权倾朝野的杨素关系过于亲密,但隋文帝对薛道衡的喜爱不减。

  隋文帝和薛道衡的君臣感情很深厚,送薛道衡出京的时候,君臣二人还垂泪惜别。

  他们都知道,以他们当时的年龄,恐怕是很难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

  杨广继位后,迁薛道衡为潘州刺史。薛道衡已经快七十岁,当了一年潘州刺史就请求致仕。

  杨广刚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急需老臣支持,没有准许薛道衡致仕,让薛道衡回中央帮他。

  在这种背景下,薛道衡回京途中不写一篇歌颂隋文帝的文章是不可能的。

  首先他与隋文帝君臣感情极其深厚。在隋文帝病逝时,他没能陪伴在隋文帝身边,心中一直有遗憾。

  临近京城的时候,薛道衡身为一个大文人,触景生情后自然就真情流露。

  再者杨广找薛道衡回京,表现出对他的赏识。按照常理,薛道衡得写点什么来讨好杨广。

  即使薛道衡不喜杨广的为人,但杨广都当了皇帝了,薛道衡在朝堂混了这么多年,基本的情商还是会有的。

  薛道衡回京城的时候,杨广刚改元,正在父孝中,除了平定叛乱,其他什么都还来不及做。

  文人吹捧皇帝也会讲究一个技巧,不能尴吹。

  见到爹吹他儿子优秀,见到儿子吹他爹优秀,是夸人的常态。别说薛道衡这种很会吹的御用笔杆子,就是寻常百姓人家也是这么做。

  杨广向来表现得很孝顺。隋文帝刚驾崩不久,薛道衡向杨广呈上一篇吹杨广他爹的文章,这很正常吧?

  房彦谦是薛道衡的好友,其品行深受薛道衡信任。

  薛道衡隐瞒了消息的来源,对房彦谦大吐苦水:“先帝刚驾崩,陛下本就应该命人给先帝写颂文,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我见他没有命人写颂文,还以为他是等我回来执笔呢!”

  房彦谦历经官场城府,自以为心态已经足够平和。听到薛道衡的抱怨后,他也没绷住表情,嘴角一个劲地抽搐。

  房彦谦面圣的时候察觉了皇帝对薛道衡不满,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也能不满。

  谁会在父孝三年还未过去的时候看到有人写给先父的颂文,居然忌恨写颂文的人?

  怪不得薛道衡没料到他被皇帝厌恶。实在是薛道衡自以为这次一回京就讨好过了皇帝,主动向皇帝服软。

  薛道衡和皇帝之前有点小摩擦。

  他被流放岭南的时候,杨广派人给他送信,让他取道江都,杨广会请旨将他留在江都。

  薛道衡不想成为杨广的属官,就绕道而行,宁愿去岭南吃苦。

  但这点摩擦,哪能到杀人的地步?

  且薛道衡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还在父孝期间的皇帝写他父亲的颂文,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