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8章 试错--科研的最大成本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胞的逃逸机制失效,外来的因素强行启动了死亡程序,让这些癌细胞相继执行死亡命令,进行自杀。

  死亡的方式找到,但是凶手还没有找到。

  究竟是谁这么大能耐,能够成功压制癌细胞的逃逸机制,死死地锁定它们,然后强迫它们集体自杀。

  杨平在系统空间的实验室思考这个问题,抓住这一条线索逆推,如果能够找到这个启动细胞凋亡的原因,说不定可以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全新的路。

  启动凋亡的原因可能是某种物质,也可能是非物质的能量、信息或者其它形式的存在。

  接下来杨平需要对电镜照片再次进行分析,这次分析的内容与目标都不一样,上次是分析死亡细胞不同状态的照片,找出死亡的方式和原因。

  这次是希望找出细胞在死亡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它们接触了什么新的因子,或者基因出现什么突变,再或者受到某种信号的影响。

  这种分析比起之前的状态分析更加复杂,杨平理清头绪,然后决定再次利用系统面板的超级电脑功能,对细胞内外在死亡前、死亡中和死亡后出现过什么变化将进行分析,尤其分析重点在新出现的物质、信号或者突变基因。

  杨平假定存在的这种原因K因素,他开启实验的第二步,寻找K因素,寻找启动肿瘤细胞凋亡的启动因子。

  将实验的细节全部规划好之后,杨平将实验交给系统面板与机械臂去执行。

  而自己的主要课题,空间导向基因的寻找,目前除了获得肌肉的空间导向基因,暂时还没有获得其它器官的空间导向基因。

  对基因的解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无数基因点,究竟每一个具体是什么功能,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分析出来的,需要反复做大量的分析工作,而且分析结果出来后,还要设计很多实验来验证分析结果究竟对不对。

  这些基础科研工作绝对不是容易的,否则也不会全世界无数的科学家和实验室研数十年,没有获得关键性的突破。

  基础研究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试错,可能坚持很多年的研究最后发现路线是错误的,需要重新规划科研路线。

  一些世界顶级实验室和公司,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之所以让后来者难以超越,原因就在这里。

  比如世界几大制药巨头,他们的实验室数据库里积累了大量的试错数据,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试错数据,这些就是它们最核心的最宝贵的资源,这些是他们让后来者无法超越的最大的技术壁垒。

  作为后来者,倾注大量人才、资金和数十年时间研究的东西,很可能早就在别人的数据库里放着,这东西早就经过他们的检验是错误的路线。

  最让人窒息的是追赶者无论怎么努力,所谓的最新课题依然还在重复他们几十年前的试错而已。

  这就是世界几大制药巨头从未易主的原因,他们依靠这些试错数据牢牢地占据金字塔的顶端,让追赶者的超越毫无希望。

  而杨平的系统空间实验室,让科研最大的成本――试错变得非常廉价。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