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一九章 乡约村社(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儒家主力。本身他们又是坚决反对现行的科举制的,又坚持只要科举制不改革,就绝不参加科举考试的。

  中间一派,浑身难受。

  科举科举,为了教育理念,不全天无休地学满分作文选,科举不占优。

  实学实学,为了儒学信仰,又根本没法和那群自小接受新式的实学成体系教育人的对手。

  当官,当不了。

  当职员和实学新兴职业,卷不赢。

  就如同很多人嘲讽一些实学选拔人才的考试过卷,说是用殿试题目来选秀才,当个炮兵连长本来会查表就行,现在实学兴起,愣是卷到了要会立体几何加力学计算。你家开炮的时候不查表,去当场计算啊?

  像是赵立本的二弟这种,没那么高的理想,要为了国家为了天下,提升整体的人民素质,要普及教育是对的。

  自己种着地,地里的收入,一部分要拿去作为乡学的经费;孩子十岁开始住校,培养同窗感情,也没办法帮家里干活。

  每年收了粮食,聚和会的人就先把乡学的粮食收走,跟地主收租似的。

  再加上这几年繁重的基础建设。

  心里若说没有怨气,那才是怪事。

  再一个,耕种是需要劳动力的。那些圈地区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是因为那些圈地的早完成了原始积累,可以投入资本购买牛马、犁铧、割穗机之类的东西;可以在摘棉的时候季节性地雇佣闲民。

  这边,就拿最简单的“铺草防反盐”这件事来说,上学的孩子如果能够在地里干活,是不是就能多铺一些草、多养一些地?

  如果不让孩子上学、不用从土地收入里拿出来“乡学”的钱,是不是积累几年也能买牛马了?

  赵立本二弟的想法,实质上代表了大部分乡约村社百姓的想法:取消乡学,取消乡学教育费,让孩子作为劳动力种地。

  读书既然无法改变命运,既不能科举,也不能考实学职员,学习何用?回家帮着种地吧。

  宗教化的圣堂,在他们看来,可比乡学重要的多。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