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七章 属性相克(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材料的需求,等等。

  但反过来也证明了两件事:

  其一,便是建立了一定功名的人,死的越早越好。死的越早,后世的遐想就越完美。

  其二,便是詹姆斯·沃尔夫,真的在贯彻英国的陆军改革,使得英国陆军真正成为了一支能够作战的陆军,算得上是英国军改派的代表人物。

  实际上,刘钰之前在大顺主持的军改和战术体系变革,并非是一个孤立事件。

  几乎和刘钰的大顺军改同时的发生的,还有英国军改、法国军改、俄国军改、普鲁士军改和奥地利军改——包括历史上不久之后西班牙的卡洛斯三世要进行的军改,也算是这个世界范围内的这一波大军改的余波。

  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军改风潮,源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燧发枪加刺刀的标准配置,被实战的血和火引证为这个时代性价比最高的战术体系。

  而与军火技术相配套的战术体系,需要阵型、队列、纪律、国库收入、加强集权的政府,以及常备军。

  在大顺,表现为军官团、募兵战术体系操典、专营制度、海外贸易发展增加的国库收入。

  在英国,比大顺多出来一个“王权”问题。

  在这场从三四十年前开始的、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展开的新时代军改之前,英国理论上的陆军常备军,几乎不存在。

  托利党和辉格党,都反对英国拥有一支常备军。

  从阶级层面来理解,是非常容易的。

  英国上一次真正拥有一支常备军的时候,是叫英格兰共和国,首领不是国王,而是护国公。

  虽然克伦威尔这般、那般,但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虽不彻底,但是那一次托利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他们对那场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革命的那支常备军,以及常备军中愈演愈烈的“掘土派”、“均田派”运动和差点酿成的均田兵变,至今心有余悸。

  托利党认为,常备军,是传播掘土派和土地分配派这些“极端”思想的温床,使得各种思想在军队这个高效组织中快速传播,故而他们坚决反对英国建立一支正式常备军。

  而辉格党,自然也是反对的。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和他们的阶级属性,息息相关。

  辉格党在和平时期只容忍军队的存在,而他们作为名门望族和各郡地方势力,以及资本团体,他们有信心控制住之前“买官团长所有制”下的军队,而将军队常备化,视作专制和暴政,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存在常备军,而应该由各郡名望组建各郡的军队。

  辉格党公开表示:【军官购买制,是防止保王党叛乱的议会主权的保障】。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东西。

  一:军官购买制,也就是团长所有制,或者叫“郡兵制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