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翻译优先级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身份来到了中国。上一次只去了广东,这一次却可以前往京城。

  明面之外,还有些暗戳戳的事。

  这一次和瑞典人的谈判,名义上是齐国公执掌的外交部负责,实际上他才是幕后人,哪怕他不管具体怎么谈,也要将各种情况整理出来。

  而与瑞典人谈判,是奥王继承战这个历史机遇期的大事。

  这里面又涉及到荷兰人在知道大顺参股之后,一旦南洋开战,荷兰人会不会劫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

  “这一路上,你旁敲侧击地问出来什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到底给瑞典公司提供了多少债券贷款?”

  欠钱的是大爷,暂时不要过度动荷兰人单纯商业上的利益。

  看在瑞典公司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钱的份上,只要大顺只是以私人名义参股仍旧挂瑞典旗、只要瑞典借的荷兰债足够多,荷兰人就不会劫。

  劫了瑞典船等同于对瑞典宣战、钱也不还了,权衡之下总要有所考虑。

  私下里无人,馒头也只叫刘钰为先生,摇头道:“先生,瑞典人对此讳莫如深,不想让我们知道。想想也知,他们不想在谈判之前先露底。但欠荷兰的钱,这是肯定的。欠多少,实在难知。”

  “听说荷兰东印度公司,如今主要靠放贷和金融,这个赚钱更快。他们的海运和南洋贸易,这几年好像都不怎么挣钱,远不如金融和放贷挣得快。”

  “瑞典挺穷的,跨洋贸易周转期长,咱们又只收金银现货。加之英、荷那边也禁止非公司股东开展东方贸易,他们集股有些难,只能借荷兰的。应该都是些长期的,每年还利息就好。”

  不知道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真实底细,这谈判起来就有些难搞。

  确定欠钱,只能说谈判中有了个谈的方向。

  长期债券,每年只要还利息。

  瑞典人应该不敢还本金,一是怕现金流出问题,毕竟大顺这边只要现金。

  再应该,就是可能预想到欧洲要乱,所以琢磨着趁机扩大对华贸易,造舰要花钱,估计之前会借债准备翻本。

  “瑞典人在造船是吧?”刘钰知道那艘很出名的哥德堡号,应该就是这几年下水的。

  “对。他们那边也在造新船,挺大的,和自由贸易号差不多大。但估计得明年才能完工,而且造价太贵。瑞典没有那么多好木料,松杉造远洋船不太行。”

  “除了在咱们这贸易,瑞典人别处也没什么贸易了吧?”

  “嗯。他们虽是叫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就是中国公司。货基本上都是广东、福建的货。别的我还真没看到。”

  “瑞典人对罗刹的情绪如何?”

  “收复失地,呼声强烈,颇有开战之意。依我看,主和派的宰相必要下台。”

  或是不想当未卜先知的妖人,或是引诱馒头按他说的去说,大致理顺了瑞典的情况,对谈判一事有了一个粗略的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