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一章 难题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治不病以为功或为善谋者无赫赫之名”、另一个便是“刻舟求剑”。

  此时再度听类似的比喻,不禁莞尔,笑道:“鲸侯之言,看来果然是琢磨过的。巴达维亚的事,朕也想过,终究还是不可控之事太多。譬如鲸侯说的日本贸易、波斯人挟波斯王以令诸侯终于效曹丕之事等等,此等事着实难控。”

  “但再一想,似乎鲸侯的话也有道理。”

  “终究,荷兰国兵弱。”

  “若将波斯比朝鲜,若朝鲜出了这么大的事,天朝自有手段处置、施压。前朝时候,朝鲜王位之争,前明只需一句话,朝鲜便噤若寒蝉;本朝时候,朝鲜王得位有烛影斧声之嫌,天朝礼政府一小吏依旧使之胆寒。”

  “若荷兰国能控波斯如朝贡、能制日本如藩属,蔗糖贸易亦不至此。”

  皇帝这番话,并不是自大,而是此时眼界放宽了,真的觉得荷兰国兵弱。

  人口不过一直属州之丁、地不过天保府大小,数千兵马,纵横南洋,竟无人可敌?

  属实让皇帝觉得南洋那些苏丹、佛王,实在是废物。

  每每听到荷兰在南洋统治之事,军改之后,皇帝老琢磨着,荷兰若真有种,就来中原闯一闯。等着威海这边海军初成之后,也琢磨着若是此时再有前明天启年间澎湖舟山之事,定要让荷兰国知何为天威。

  只觉朕确实不敢去欧罗巴打你,打不过。但在家门口还能让你把朕的舟山占了?

  这么一想,又属实觉得南洋诸国未免太好打了些。

  不说别的,便是准噶尔部,若在南洋,就荷兰那投送能力,能打的赢准噶尔吗?这属实是个疑问。

  李淦这几年也常看世界地图,就是想不明白那马打蓝素丹国之流,怎么就打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千余人马?

  之前朝中有人反对刘钰的“穷兵黩武”之谏,老觉得打仗太难,风险太大。

  如今打完了日本,一方面皇帝是真的明白刘钰在证明东南沿海的危机又多可怕,一方面又觉得好像继续扩张难度不大。

  日本打马打蓝素丹国打得过吗?李淦是觉得,毫无问题,可能都用不到幕府倾尽全力。萨摩藩自己干都没问题。

  既如此,若不趁着西洋诸国势力还未如刘钰所言“在印度站稳脚跟”之前下南洋,那真是昏庸无道了。

  所以此时他一方面不想自己在臣子面前做一个“因噎废食”的人、一方面也算是金口玉言地认可了刘钰的“扩张能够压到内部混乱”的说法。

  其余重臣即便心里不太认可如今朝廷的朝贡和贸易政策,但也看得出皇帝是真心想要改变的,朝鲜都已经被大顺逼着开关、废弃了京城朝鲜使团的贸易优待……这朝贡国里,朝鲜就是天花板了,朝鲜都如此,日后其余朝贡自是可想而知。

  不过皇帝也没有当众说下南洋的想法,只是吐槽了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