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一只鬼的故事》_电影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剧本还烦人,最起码主旋律电影是为了主旋律服务的。

  《大腕》是一部喜剧电影,创作的第一目的却不是以喜剧为主,反而要为了海外观众让步,舍弃喜剧效果。

  功成名就的冯晓刚也不例外,就为了虚无缥缈的国际市场。

  这个年代,国内的电影人都很向往国外的市场。

  张一谋去年参加戛纳的《一个都不能少》,因为有一段升国旗的镜头,被戛纳以过度美化、宣传政治给拒绝了。

  学校升国旗都不让,可见西方人对我们带着多么深偏见,他们只收反应社会阴暗面的片子,越负面越好。

  现在国内那些向往国外的电影人,一半是傻子看不到,一半是装傻看不到。

  冯晓刚贺岁三部曲在国内已经达到顶峰了,也开始想着进军国际市了。

  不过唐言还是尽好自己的职责,从旁提出自己的意见。

  反正都是电影里面看来的,就当是还给冯晓刚,帮他省了点时间而已。

  虽然是靠噱头、段子、包袱撑起整部电影,也是也不能太生硬了。

  只要将这些串联成一个流畅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就是难得的精品之作了。

  主要是冯晓刚和石槺、李小明他们三个在讨论,唐言时不时地插两句嘴。

  如此和谐的场面,让王家兄弟、陈国福,以及韩总都松了一口气。

  而且,每次冯晓刚和石槺为了一段剧情卡住的时候,唐言总能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冯晓刚很是满意。

  石槺就算有什么不满的,也不再去争了,他是编剧没错,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说了算。

  一整天就在会议室里呆着,中午吃饭也就是让食堂单独炒了些菜对付一下。

  临近傍晚,讨论了一天,完成了对剧本的整体规划和设定,终于有空去酒店吃顿好的了。

  请客的是王宗军,先举杯的就是韩总了。

  庆祝了一下今天顺利把第三稿剧本的内容大体定了下来,为剧本的编写开了个好头,同时也向李小明、石槺道谢。

  当然,还有唐言。

  除了冯晓刚和石槺、李小明两个编剧,在场的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今天的会这么顺利,一大半要归功于唐言。

  韩三坪甚至亲自敬了唐言一杯,放下酒杯又笑道:“小唐啊,你是文学系专业出身,自己写过剧本吗?”

  作为无数导演、编剧巴结的对象,韩总竟然主动问起别人的剧本,让王家兄弟他们大跌眼镜。

  连正给冯晓刚灌酒的石槺,都停下了对自己剧本被删改的报复,看向唐言。

  唐言同样很意外,心下一跳,明白机会来了,点头应道:“我之前写了个小成本的剧本,跟着苏主任出差去其他制片厂开会的时候,有几家制片厂挺喜欢我的剧本,不过他们都缺乏资金。”

  小成本,别的制片厂认可了,只是没钱拍。

  “是个什么故事?也是喜剧?”

  请收藏:https://m.bis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